当前位置: 养猪技术 > 猪场建设 > 正文

王军一:中小规模猪场建设规范

来源:猪业科学 2019-06-21 18:23:49| 查看:

  摘 要
  
  随着大型企业逐渐地参与到生猪生产各个领域,生猪养殖的规模越来越大,同时带动了生猪产业链上相关专业公司的介入,使得养猪每个环节尤其是猪场的建设进一步标准化和工业化。从目前的生猪产业发展现状看,中小规模养猪场户作为养猪行业的中坚力量,在我国养猪产业中仍占据重要地位,提高它们的生产水平会促进整个产业的进步。而猪场作为生猪生产的重要载体和场所,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文章从猪场建设考虑因素、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建场3个方面阐述了规模化猪场的建设规范。
 
 王军一
  
  关键词
  
  猪场;规范;建设
  
  随着生猪养殖规模化标准化程度越来越高,猪舍建设的标准、档次以及精细化程度也随之提升,如何选择一个适应生猪养殖的好地方,打造一个适宜生猪生长的优良环境,成为众多养猪场户越来越重视的一个问题。文章就中小规模猪场建设过程需要注意的问题及如何建设养猪场做了简要介绍,希望能给广大中小养猪场户带来启示。
  
  1、猪场建设需要考虑的几个因素
  
  1.1 资金规划因素
  
  养猪业作为高风险投资行业,资金对于养猪业来说至关重要,尤其是必要的、充足的流动资金更是非常关键。中小规模养殖场户一般没有雄厚的资金实力,所以在建场之初要精打细算,对养猪事业有个短期乃至中长期规划,资金的规模大小和是否充足决定了养猪规模的大小和养猪事业能否发展持续。
  
  1.2 自然条件因素
  
  充分考虑猪场所在地区的气候条件,如全年降水量、冬季干冷、夏季湿热情况、严寒持续的时间长短、最大温差等诸多因素,这些外部因素都会影响到舍内良好环境的保持与稳定,影响到猪舍建筑(保温)材料的选择、粪污处理场地的大小以及相关通风、保暖、降温设施的选择使用。
  
  猪场所在地的地势、地形、水源、交通运输状况也是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考虑不周可能会增加猪场建设和运行成本。
  
  1.3 猪舍功能因素
  
  无论是专业育肥场、自繁自育场还是种猪场,对猪舍的建设标准、规格都有不同的要求,越来越精细化的管理模式也决定了不同阶段的生猪需要不同的饲养环境,配备不同的养殖设备。需养猪从业者清晰定位养猪的阶段才能决定建造何种规格的猪舍。
  
  1.4 工艺模式因素
  
  不同的养殖工艺、粪污处理模式也影响到猪场选址及猪舍的建造。粪便收集是使用干清粪还是水泡粪,就需要使用不同的清粪机械及相应容积的不同类储存设施;粪污处理是进行有机肥生产、工业化污水处理还是种养结合、直接还田,就需要建造相应的处理车间、污水处理系统以及选择在有粪便消纳能力的农田周边进行建场。
  
  2、猪场建设普遍存在的问题
  
  2.1 猪场选址不科学
  
  在建场之初,受到土地性质、社会发展等多个方面的制约,做不到科学合理选择建场位置。猪场建在居民区的上风口处、猪场附近水源不充足、饮用水水质难保证、交通运输不方便、供电不稳定、场地周围有污染企业存在等问题,造成了臭气扰民被上访、疫病防控难度加大、养殖成本增加等难题。
  
  2.2 规划布局不适宜
  
  猪场建设过程中,受资金、场地和技术等多因素的限制,场内区域规划比较随意,没有按照地势高低、常年风向进行合理安排,粪污处理区位于地势高的上风口,造成场内排水排污困难、气味难闻;生活区、生产区等各功能区没有明显隔离装置,无消毒通道,人员随意进出,受疫病传播感染的危害较大;猪舍间距过小,阻碍正常通风、光照等;造成猪舍内小环境差。
  
  2.3 建造设计不合理
  
  猪舍建设过程中,尤其是在有坡度的地方建场时,不能充分利用地势进行建设,反而过分强调土地的整体平整;不能提前规划好所养猪只的功能和数量,造成猪舍规格与猪只种类不配套,很多自繁自育的猪场,全场猪舍同一个规格,用饲养育肥猪的猪舍养不同阶段的母猪;猪舍的面积与猪的数量不配套,造成母猪、育肥猪混养,饲养密度不合理;猪舍内部设计不实用,水嘴位置、高低不合适,料槽大小和养殖数量不对应。这些问题不仅造成了资源的极大浪费,不合理的设计还会影响生猪的正常生产性能发挥。
  
  3、如何进行猪场建设
  
  3.1 建场原则和规划
  
  建设猪场应当符合当地养殖规划,制定切实可行的养猪计划,以为生猪创造适宜生长的小环境为目的,以经济实用,便于管理为目标。综合考虑以上提到的几个建场因素,根据企业发展的规划,在非禁养区,选择合适地块,进行猪场设计,确定实用的养殖工艺、猪舍建筑形式及总体布局等。
  
  3.2 科学选址布局
  
  3.2.1 选择建设地点
  
  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对畜禽养殖场选址的要求,禁止在水源保护区、风景名胜区以及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和缓冲区建场,远离人口集中区域。根据当地生产生活的实际,选择合理的土地开展猪场建设,优先选择地势高燥、背风向阳、具有天然隔离屏障的山区和周边有充足土地进行粪污资源化利用的区域。
  
  猪场要选择建在居民区的下风口上,周围1000m内尽量避开其他畜禽养殖场,更要远离(1500m以上)畜禽屠宰场、畜禽交易场所、垃圾处理场、化工厂等有可能造成疫病传播和污染的企业。
  
  3.2.2 合理布局规划
  
  严格区分猪场区域功能,猪场按照功能可分为办公生活区、生产区、粪污处理区、隔离区等区域,各区域要有明显隔离消毒措施并合理分布。生活办公区作为人员比较集中的地方,应坐落于地势较高的当地常年风向的上风口处;隔离区、粪污处理区放在地势较低的下风口处,要与生产区保持一定距离;生产区内配套种猪饲养的猪场,也要将种公猪放到上风口处饲养。
  
  3.2.3 配备必要消毒设施
  
  场区门口的消毒池应建在大门里面,与大门同宽,池长度能保证车轮胎滚动一周半以上,20~30cm高消毒液深度,池底设排水孔,有条件的猪场可配备立体喷雾消毒装置;生产区与生活区间更要做好严格的消毒措施,配备洗澡间、消毒通道,每个猪舍入口要配备消毒盆。
  
  3.3 按功能设计猪舍
  
  3.3.1 猪舍种类样式
  
  猪舍按照功能可分为种猪舍、配种舍、母猪舍、保育舍、育肥舍等。猪舍建造应该符合经济耐用、便于管理,符合各类生猪生物学特性的原则。猪舍多采用开放式、半开放式的单栋、联栋式猪舍模式;猪栏有单列式、双列式、多列式分布。建造材料要使用坚固耐用、抗震防火、具有良好保温隔热功能的轻型钢结构、岩棉板等新型材料。舍内清粪提倡使用配套漏粪地板的机械干清粪模式,这样便于管理,减轻粪污无害化处理的压力。
  
  3.3.2 设置圈舍规模
  
  根据养殖规划、猪群结构、技术水平等因素综合考虑各个功能猪舍的配比关系。一般猪舍长度保持60~70m左右,宽12m左右,舍内走道不低于1.2m宽,舍内根据养殖的不同群体配备不同设施设备,如可调节高度的饮水器、限位栏、仔猪保温箱等;保持圈舍间合理距离,一般为檐高的3~5倍,应不低于8m;场内道路要用混凝土硬化,主干道不低于1.5m宽,分设净道、污道,不得交叉使用。封闭粪尿输送管道,雨污分流,减轻粪污处理的压力;要注重场地绿化,植物高低错落,有助于减少噪声、臭气对外界的影响,更可美化环境。
  
  3.4 配备相应设施
  
  好的环境才能养好猪,要真正做到舍内夏季凉爽、冬季温暖、通风良好的效果,为生猪提供了一个舒适稳定的环境,就需要更多机械设备的配合。风机、湿帘、地暖、电热板、空调设备、红外线加热等设备的使用,都可大大提升生猪生产性能的发挥。同时,自动料线、刮粪板、自动消毒机等设备的应用,还可节约人工成本,提高猪场工作效率。
  
  3.5 配套粪污处理系统
  
  粪污处理应按照“源头减量、过程控制、末端利用”的原则。目前,多采用“有机肥生产”“沼气工程”“种养结合”等处理模式,猪场要根据自身养殖规模、粪污处理模式来配套建设相应面(体)积的沉淀池、沼气池、堆粪场所等设施,同时按要求做好“防雨、防渗、放溢流”,做到粪污的无害化处理,资源化利用。
  
  作为中小规模猪场,提倡优先考虑使用种养结合的处理模式,流转周边相应规模土地,种植蛋白桑、构树等吸纳粪污能力强的饲料作物,粪污可直接还田,作物再用作饲料原料直接或间接饲喂生猪,既保护了环境又利用了资源,还做到了循环利用。
  
  4、小   结
  
  猪场建设是个系统工程,需要统筹协调,中小规模养猪场没有强大的资金、技术作为支撑,就需要因地制宜、提前规划,根据自身需求建设实用的规范猪场,方可给生猪提供一个舒适的生存环境,做到专业的猪场养殖专业的生猪,充分发挥生猪的生产性能,为养猪场户获取更大的经济效益。
 

【版权声明】养猪网旗下所有平台转载的文章均已注明来源、养猪网原创文章其他平台转载需注明来源且保持图文完整性、养猪网特别说明的文章未经允许不可转载,感谢您的支持与配合;我们所有刊登的文章仅供养猪人参考学习,不构成投资意见。若有不妥,请及时联系我们,可添加官方微信号“zgyangzhuwang”!

服务热线:400-808-6188

Copyright©2010-2022 https://www.zhuwa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