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养猪技术 > 批次化生产 > 正文

如何通过批次化提升猪场生物安全等级和母猪群健康水平

来源:猪兜 2021-06-03 10:08:30| 查看:

在非瘟常态、猪价低迷的大背景下,管理决定效益,防疫决定成败。猪场效益是生存关键,而母猪是决定猪场效益的重要因素之一,母猪管理成为猪场降本增效的管理重点。当前,我国母猪群的数量锐减,健康度下降,高品质母猪严重缺乏,母猪的管理方式也在发生改变,批次化生产开始被很多猪场接受并使用。

那么,如何通过批次化管理提升猪场生物安全等级和母猪群的整体健康水平,使母猪多生、少死、快长,从而让养殖场获得较高的综合效益?5月31日,宁波三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主办的互动直播节目——“系统防非 科学复产”三生在线直播季再次开播,南京农业大学周斌教授作客猪兜直播间,与大家分享了批次化对猪场健康管理的影响。

周斌在报告中指出,近期,养殖行业风险越来越大,养殖成本越来越高,养殖利润逐渐降低,在养猪生产中,我们要做好疫病防控工作,提高猪场生产水平,其中起决定性因素的还是母猪管理,母猪多产仔才能出栏更多商品猪,保证利润最大化。

 

目前猪场面临的养殖痛点:

(1)缺乏完善的生物安全体系和猪群整体健康管理体系,导致猪场疫病频发。在连续生产下,猪群整齐度差,整体抗病力低,容易诱导疾病发生。

(2)种猪匮乏,非瘟新形势下三元母猪生产还是主流,需要充分挖掘繁殖性能。

(3)人才短缺,养猪企业需要有经验的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

 

在当前面临的困境下,猪场亟需的解决方案是建立高等级的生物安全及系统健康管理体系,而精准批次化生产管理可以助力猪场提升生物安全等级和猪群整体健康水平,使猪群实现多生、少死、快长,从而让养殖场获得较高的综合效益,更适合中国养猪生产。

 

母猪生产批次化是利用生物技术,根据母猪群规模分群并按计划组织批次生产,是一种母猪繁殖的高效管理体系,在养猪生产中通过全进全出的批次化管理方式实现疫病防控,也是保证生物安全的前提和基础。

 

在批次化生产中,精准母猪生产批次化更适合于中国的养猪生产,可以通过母猪定时输精技术实现母猪的性周期同步、卵泡发育同步、排卵和配种同步,同时通过母猪分娩同步化技术实现生产同步化,使养猪业向工业化养殖模式转变,将造肉变为一种工业化程序,实现批量化生产。

 

精准批次化生产有四方面优势:

(1)猪群实现完全全进全出,圈舍可彻底冲洗消毒及干燥,杜绝猪群间交叉感染的同时提升综合抗病力。通过对物资、车辆、人员的管理减少与病原接触机会,提升猪场生物安全和猪群整体健康水平。

(2)通过标准化、流程化、工业化的操作,使生产管理更简单、高效。

(3)提高后备、三元、问题母猪利用率,减少非生产天数,提高母猪分娩率,增加产仔数,提升各阶段猪只成活率,保证了繁殖性能、健康度、出栏猪数全面提升。

(4)精准批次化流程实现多生少死快长,提高猪群健康,降低饲料成本,增加头均利润,同时提升劳动效率,降低人工成本,增加出栏数,提升总体经济效益。

英国猪场批次化生产数据

中国猪场实行批次化生产前后猪群健康状态

精准批次化生产与传统管理模式效益对比

 

母猪的健康管理主要关注三个方面:

(1)疫苗免疫:根据仔猪母源抗体水平、疫苗免疫应答效果、亚临床感染状况、疫苗效价监测、猪群整体抗体水平制定科学的免疫程序,同时推行联合免疫,减少接种频率,减少猪群应激,保证猪只健康。

 

(2)药物保健:调理母猪器官功能,提高母猪免疫功能;减少母猪体内病原菌,净化母猪内环境,减少垂直传播;防止产后感染,预防母猪产后子宫内膜炎、乳房炎、无乳综合症;促进恶露排出,防止胎衣不下,改善子宫内环境,促进子宫快速复位;缩短产程,减少难产,增加健仔率,避免分娩过程中仔猪的死亡,减少仔猪黄白痢发生率。

 

(3)生产护理:创造舒适、安静的产房环境,认真做好产前、产后消毒,规范护理母猪生产,产中、产后母猪输液消炎、助产母猪清洗消炎,防治母猪产前便秘。

 

疫病防控是母猪健康管理的重要一环,基础性疾病以及非洲猪瘟的防控都不可缺少,周斌教授分析了猪瘟、蓝耳、伪狂、圆环、流行性腹泻、非洲猪瘟等重要传染病的防控策略。

 

他表示,猪瘟净化的关键是种猪和后备猪的净化以及持续感染猪的剔除。母猪带毒是难以从猪群中清除猪瘟的关键因素,是净化的重点和难点,公猪和精液是造成垂直和水平传播不可忽视的因素,持续感染猪是病原在猪群水平传播的“定时炸弹”,要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对于猪瘟免疫程序:1)放养模式:仔猪28-42日龄首免, 56日龄二免; 后备猪24周加强:母猪/种公猪:2-3次/年;2)自繁自养模式:仔猪28-42日龄首免, 63-70日龄二免:后备猪24周加强,母猪/种公猪:2-3次/年。

 

蓝耳病是猪病源头,可导致免疫抑制,抑制猪瘟疫苗免疫抗体上升,促进PCV2的繁殖和扩散能力,容易导致严重的混合感染和继发感染。因此,蓝耳病防控应采取多管齐下的综合防控措施:加强生物安全措施,进行必要的、适时的药物保健措施,重视免疫监测和疫苗免疫。对于老猪场引进的蓝耳病双阴性种猪建议免疫蓝耳病疫苗,对于新猪场和祖代场引种可以先不免疫蓝耳病疫苗。

 

PED也是当前猪场疫病防控的重点,宗旨是要加强饲养管理,阻断传播途径。可以采取返饲驯化的方式,但需要明确的是,返饲周期是从第一头母猪出现症状到最后一头母猪不排毒。返饲的关键点:在发病后17~18小时采集小肠、大肠、粪便人为给母猪进行强毒的免疫接种,进行返饲。但是,非瘟条件下,返饲要确定采集样品中是否有蓝耳病、非瘟等抗原,返饲只是短期调控PED的一种手段,后期控制还是需要进行疫苗免疫。周斌建议:新猪场直接使用疫苗免疫,老猪场先使用返饲,然后在进行疫苗加强免疫。研究也表明,PED灭活疫苗对母猪群可以产生较高水平的抗体,对产房仔猪的保护效果也是很好的。

 

后备母猪对PED驯化的重点:

(1)确保返饲材料具体感染性和安全性,除了含有PEDV之外,不含有其他病原;

(2)首次返饲时间为10-12周,返饲后5-7天需检测排毒;

(3)返饲要在专门区域或隔离场进行有效隔离,返饲周期结束后再混群;

(4)返饲后的母猪在产前免疫灭活苗,诱导再次免疫应答。

【版权声明】养猪网旗下所有平台转载的文章均已注明来源、养猪网原创文章其他平台转载需注明来源且保持图文完整性、养猪网特别说明的文章未经允许不可转载,感谢您的支持与配合;我们所有刊登的文章仅供养猪人参考学习,不构成投资意见。若有不妥,请及时联系我们,可添加官方微信号“zgyangzhuwang”!

服务热线:400-808-6188

Copyright©2010-2022 https://www.zhuwa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