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养猪技术 > 批次化生产 > 正文

母猪生产性能提高12%-15%!批次化生产正在养殖业迅速普及!

来源:肖海思 猪场动力网 2021-04-09 11:07:39| 查看:

  你可能不知道,牧原、温氏、新希望等头部企业正在用一种“传统”的方式来最大化地发挥母猪繁殖性能,那就是批次化生产。这些集团公司在实现批次化生产后,母猪综合生产性能提高了12%-15%,动保成本下降了40%。
  
  早在上个世纪50年代,批次化生产就因为提高母猪繁殖性能在欧洲得到了广泛推广。上个世纪90年代和20世纪初,蓝耳、腹泻性疾病在欧美大陆暴发,大家又逐渐发现了批次化生产的另一大功能—实现农场内疾病的净化。这项技术在国外日益成熟,但却不曾在我国普及。2018年,非洲猪瘟突如其来,2020年,筹划已久的禁抗令正式实施,面对这些接踵而至的挑战,养殖业不得不积极寻求变革之道,这给批次化生产带来了发展契机。说起批次化生产,就不得不提到宁波三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宁波三生)。深耕繁殖领域六十多年的宁波三生,早在2011年,就开始将批次化生产的概念引进中国并大力推广。在国家科技部“动物快繁技术研究和示范”项目课题组的支持下,宁波三生与中国农业大学、华南农业大学等多所专业院校,以及河南牧原、山东龙大等多家行业龙头企业共同组建了全国母猪定时输精技术研究和产业化应用协作组,开始进行规模化定时输精技术实验,初步建立定时输精技术,来推动行业批次化进程的发展。为了更加深入地了解批次化生产,猪场动力网记者特别采访了宁波三生技术总监孙志勇博士。
  中国养猪网
  宁波三生技术总监孙志勇博士(左)接受猪场动力网记者肖海思(右)采访
  
  1批次化生产迎来前所未有发展机遇
  
  非洲猪瘟这只洪水猛兽,彻底冲散了养殖业原有的格局,一方面淘汰了无法做好生物安全的养殖企业,另一方面,在国家政策和高猪价的推动下,大型现代化猪场正在紧锣密鼓地加大规模投资。据统计,未来10年寡头市场将加速形成,2018年我国头部企业前30市场占有率约15%,2030年,他们的市场占有率将达到50%。孙志勇对此深表赞同,“我认为未来年出栏万头以上的猪场,市场占有率将会达到60-80%”,同时他也补充道:“我国国情特殊,这决定着小散户并不会完全退出,以后养猪业将呈现哑铃状的发展,散户和集团化猪场各占一头,但大型集团猪场一定是比重更大的那一头”。这场变革并没有只局限在养殖模式上,孙志勇认为,非洲猪瘟还促使着中国养殖业自主创新,在此期间不断的有大量新技术涌现并迅速推广。从非洲猪瘟刚降临时我国养殖业手足无措,盲目请求外援,实行全场扑杀净化,再到后来突破性的提出生物安全叠加定点清除,大家开始意识到,这场变革的背后实际上是养殖技术的更新迭代。“也正是因为如此,批次化生产作为一种高效、安全的养殖技术开始广泛地被中国养殖业接受”,孙志勇说道,“未来养猪业工业化和智能化是趋势,而批次化生产将会是必要的手段”。批次化生产的本质是利用一系列技术(管理技术和生物技术等),根据母猪群规模按计划组织批次生产,以提高母猪猪群生产性能为目的的管理体系。其实,在猪场的管理中,批次化生产并不是最终目标,只是一种达到生产效率最大化、经济效益最大化的手段。“批次化生产的宗旨是均衡、满负荷、有序的生产,其解决的核心问题就是多生、少死、长得快”,孙志勇对记者介绍道。
  
  2批次化生产助推养殖业升级
  
  2000年,蓝耳和腹泻在北美流行。为预防疾病,北美兽医采取了多种方法仍未能见效,直到后来尝试使用大周批次的生产方式后,意外地发现猪场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大大降低,猪群的生产性能恢复到了正常水平。这些经验对于当下非洲猪瘟的防控提供了方法和思路。“以前农场可能每周都要卖猪,在实现批次化生产之后,一批次也就卖一次猪,出猪台的风险大大降低,有利于车流、物流、人流、猪流的管控,这是对生物安全非常好的完善”。孙志勇表示,在非洲猪瘟常态化下,批次化生产能实现农场的全进全出,因此在生物安全方面的优势非常突出。母猪分批和仔猪分批生产,一方面生产计划精准可控,使得每批仔猪日龄差在1.5天以内,确保仔猪处于相同的免疫状态,这样有利于优化免疫程序,提高免疫的合格率。另一方面只有有计划组织地实现分批生产,农场才能将栏舍彻底消毒从而杜绝各种传染病的继代循环感染。受非洲猪瘟疫情影响,能繁母猪存栏断崖式下跌,最大化提高现存母猪繁殖性能成为当务之急。而批次化的生产模式,有利于大幅减少母猪非生产天数,提高母猪的年产胎数。不仅如此,批次化生产也有利于母猪群的精准营养管理。“处于同阶段的母猪,通过一批一单元的管理方式,来满足不同阶段的母猪不同的营养需求,能在实施精准营养方案的同时,最大化的减少人工劳动成本。”孙志勇对记者说道。除此之外,农场实现批次化生产后的又一优势就是提高生产水平,提升人均效率。一旦母猪实施精准批次化管理,全年引种、配种、分娩、当批配种分娩数量固定,生产计划一目了然,有利于员工周工作和日工作的计划,实现对猪群的可视化管理。对于猪场管理者而言,猪场的管理流程固化,工作节律性强,员工职责清晰,从而降低了管理难度,提高了管理效率。温氏集团养猪事业部生产技术总经理王连想博士在第五届国际畜牧业创新论坛上说到,温氏仇集猪场在2013年投产,设计规模年出栏8万头,在推行3周批批次生产以后,全场人员60人,其人均效率可以达到70.8头/人。
  
  3批次化生产的“再创新”
  
  “在实施批次化生产的过程中,农场也会面临一些挑战”,孙志勇解释道,“在集中配种阶段,一是需要大量的种猪和精液,二是需要大量的人工,但是在非配种阶段,种猪和人员的利用并不饱和”。他认为,这对于农场而言并不划算,因为种猪的饲养管理费用并不低,而且短时间内召集大量的配种人员也是难题。面对批次化生产固有的弊端,宁波三生也正在积极地寻求解决方案。孙志勇介绍到,“三生计划在全国布局40-50个公猪站,这些公猪站的猪精主要就是对外销售,来摊销客户的公猪饲养成本。为了解决人员的问题,宁波三生配套研发了自动输精的工具,这套工具操作简便,操作时间极大的缩短。”谈到这项研发,他略显激动,“平常常规的输精每头后备母猪需要7-8分钟,但配套了输精工具后,每头母猪只需要1-2分钟,平常5个人工作的量,现在只需要2个人就可以完成,工作效率大大的提升”。“精准地定义需求,专业快速地解决问题,用满意交换信赖”,这是宁波三生一直以来的信念追求,而这背后,是一家公司对于产品研发孜孜不懈的投入。宁波三生投入巨大资源进行新产品研发,高度聚焦于批次化生产及其配套产品。在国内外积极展开创新合作,与中国农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中山大学、华南农业大学以及德国安哈尔特应用技术大学在内的全球数所专业高校建立产学研结合的研发基地。宁波三生自己也拥有着一支专业的技术团队,专业技术人员占员工总数的70%以上,研发部门博士学历占比10%,硕士学历占比50%,同时,还有来自中国工程院,各大科研院校等十多位高级专家组成的顾问团。这些年,锲而不舍的付出也收获了不俗的成果,目前,宁波三生拥有新兽药证书二类5个,三类9个,近三年来获得发明专利授权3个。为了确保产品质量,仅仅研发还不够,宁波三生也将生产原料牢牢抓在自己手中,在甘肃省建立了全国最大的孕马血清基地—甘肃天祁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甘肃天祁”)。孙志勇说道,“当下孕马血清销量快速的增长,增长速度达到2-3倍,未来几年,宁波三生孕马血清的销售要达到350亿个单位,甘肃天祁将成为全球最大的孕马血清基地”。
  
  4批次化生产是“技术活”
  
  “批次化生产说起来简单,但其实技术壁垒较高,摸索过程很艰难!”正如孙志勇所言,新希望用6-8年的时间才探索出适合自己的批次化生产方案。如何帮助农场更快的实现批次化,提升服务质量是宁波三生给出的答案。“三生提供的技术服务是行业内少有的,一套方案的落地要经过千锤百炼,首先要和客户进行深度对接,了解猪场生产的详细情况,制定初步的批次化生产方案,然后,服务老师进入到猪场仔细考察和实地勘测后进一步完善方案,最后,这套方案在经过宁波三生管理层的细化补充才交给猪场。”孙志勇说道,“将方案交出并不是最后一步,技术老师还会驻场对农场负责人进行理论和实践的培训,确保方案能准确无误地实施”。服务质量过硬,三生的服务团队常常“供不应求”。这样的服务方式,服务人员常常需要驻场一个月以上,据孙志勇透露,“一位技术老师一年最多只能服务10个猪场,以前的服务是需要主动去推的,而现在客户天天打电话过来寻求上门服务。”如今,三生的客户已经遍布全国,其中不乏国内知名牧场和养殖企业,未来,他们将继续秉持着“三生有幸”的信念,继续践行承诺,致敬养殖业。

【版权声明】养猪网旗下所有平台转载的文章均已注明来源、养猪网原创文章其他平台转载需注明来源且保持图文完整性、养猪网特别说明的文章未经允许不可转载,感谢您的支持与配合;我们所有刊登的文章仅供养猪人参考学习,不构成投资意见。若有不妥,请及时联系我们,可添加官方微信号“zgyangzhuwang”!
相关阅读 母猪 生产 性能

服务热线:400-808-6188

Copyright©2010-2022 https://www.zhuwa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