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养猪技术 > 批次化生产 > 正文

『AI会议论文』母猪批次管理与营养

来源:种猪在线 2019-05-15 15:23:13| 查看:

  传统的连续式流程生产养殖模式下的母猪生产往往会造成许多不利因素,例如母猪饲料利用率低,疾病防控难,工作强度大,猪群整齐度低等。这些因素最终都会导致猪场养殖成本升高,经济效益降低。因此,建立高效的母猪繁殖体系至关重要。母猪生产批次管理是指利用现有的生物技术,根据母猪群体规模按计划划分并组织批次化生产,以达到母猪发情、排卵、配种和分娩的同步化,是提高母猪生产性能的高效管理体系。
  
  我国猪场通常实施以德国为代表的德国式批次管理生产技术,主要包括定时输精技术和定时分娩技术。而根据批次管理要求划分的不同母猪群体(后备母猪、妊娠母猪、泌乳母猪)对营养的需求也不尽相同,针对不同猪群制定相应的营养饲喂方案可有效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本文通过对母猪批次管理生产技术和不同阶段的母猪营养需求水平两方面进行论述,为完善母猪的批次管理生产提供参考。


 
中国养猪网
  
  一、母猪批次管理生产技术
  
  (一)母猪定时输精技术
  
  母猪定时输精技术是指利用外源生殖激素人为调控群体母猪的发情周期,使之在预定时间内达到性周期同步化、卵泡发育同步化、排卵同步化,最后同步进行人工授精。
  
  1、性周期同步化技术
  
  性周期同步化是母猪批次管理生产的基础,诱导母猪同期发情可对猪群进行高效的管理,有助于营养水平调控和疫病防控。后备母猪和经产母猪性周期同步化采用的方法不同。对后备母猪而言,由于性周期不统一,通常利用性激素调控发情。四烯雌酮是一种抑制卵巢卵泡发育的合成孕激素,具有延迟发情的作用,每日给后备母猪饲喂适量的四烯雌酮,可以抑制性周期活化,当终止饲喂后,便可启动性周期,达到同期发情[1-2]。在一些对照试验组或大型养殖场中,约85%的后备母猪每天饲喂15mg四烯雌酮连续15天后停止饲喂,可在之后的4~9天内发情 [3]。
  
  研究表明,对后备母猪饲喂四烯雌酮还可有效增加初产母猪的总产仔数和产活仔数[4]。对经产母猪而言,当母猪处于泌乳期间,血液中高水平的催乳素(PRL)和内源性阿片肽抑制了下丘脑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的释放,泌乳期间不发情。断奶后,由于没有了仔猪对乳头及乳房的强烈刺激,PRL浓度迅速下降,解除了对GnRH的抑制作用,下丘脑开始有节律地释放GnRH,启动性周期[5]。一般,经产母猪在断奶后5~7天开始发情,因此,断奶同步化对诱导经产母猪同步发情至关重要。
  
  2、卵泡发育同步化技术
  
  卵泡发育受到多种激素共同调节,促卵泡素(FSH)促进卵泡的生长,促黄体素(LH)促进卵泡的成熟和排卵。当后备母猪到达初情期或经产母猪断奶后,受GnRH的调节,垂体前叶合成并释放FSH和LH,卵泡开始发育。孕马血清促性腺激素(PMSG)具有FSH和LH的双重作用,在后备母猪初情期或经产母猪断奶的同时注射PMSG 750~1500IU可有效调控母猪卵泡发育的同步化[6-7]。通常后备母猪在停喂四烯雌酮42h后注射PMSG,经产母猪在断奶24h后注射PMSG。此外,肾上腺激素、胰岛素、游离脂肪酸、内源性阿片肽和瘦素等都会对泌乳母猪断奶后卵泡的发育产生一定的影响[8]。
  
  3、排卵同步化技术
  
  FSH、LH和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都具有促进卵泡发育、成熟并排卵的作用,因此,当母猪在发情周期适当的时候,用促性腺激素或GnRH进行处理,可调整发情母猪排卵时间,诱导母猪排卵同步化。Brüssow等和Driancourt等都研究证明了给母猪注射GnRH和PMSG可实现母猪排卵同步化[9-10]。此时激素注射的时间尤为关键,若注射过早,可能会出现卵巢囊肿现象,排出许多未成熟的卵泡,抑制发情,若注射过晚,内源性LH峰则会与注射外源激素后产生的LH峰重合,产生更多的小卵泡,导致发情期缩短[11]。一般来说,对初情期前的后备母猪和经产母猪分别在PMSG处理80h和72h后注射hCG,约40h后母猪开始排卵[12]。
  
  4、人工授精技术

  
  母猪在性周期、卵泡发育、排卵都同步的基础上,可实现定时输精,是母猪批次化生产的必须环节。早在20世纪80年代,欧洲国家50%~75%的母猪群已开始采用人工授精技术[13]。人工授精可加快猪群的遗传改良速度,同时还能使母畜避免感染一些通过精液传播的繁殖性疾病[14]。通常母猪持续发情时间为2~3d,在达到LH峰后40~48h完成排卵,卵子和精子保持受精能力时间分别8~12h和24~48h,且配种后精子进入到受精部位即输卵管壶腹部的时间为15~30min[7]。因此,为促进卵子受精,精子需提前到达输卵管壶腹部,输精工作可在母猪排卵前1h完成,并且在发情母猪出现静立反射后12h左右开始输精是最佳配种时间。研究表明,在母猪发情期间进行两次人工授精且授精间隔为24h可最大程度保证卵子受精成功[15-16]。
  
  (二)母猪定时分娩技术
  
  母猪妊娠期的变化范围为110~120d,平均妊娠期为114d,因此,在批次管理下的妊娠母猪应在妊娠114d集中分娩。母猪的定时分娩技术通常是对预产期前的母猪注射PGF2α或PGF2α类似物,通过溶解妊娠黄体和促进子宫收缩来诱导母猪分娩。有研究表明,92%的母猪在注射PGF2α后第二天就开始分娩[17]。注射PGF2α的时间不能早于预产期前2d,因为过早注射PGF2α会延长母猪产程,增加母猪死胎数,降低出生重[18]。研究发现,在母猪妊娠第113d注射PGF2α可使92%的母猪在36h之内分娩,当母猪断奶后注射GnRH类似物OvuGel诱导同期发情并人工输精,在母猪第二次妊娠的第113d再次注射PGF2α诱导分娩,约有80%的母猪能在同一天分娩[19]。


 
中国养猪网
  
  二、基于批次管理条件下的母猪营养需求
  
  (一)后备母猪的营养需求
  
  后备母猪一般指5月龄左右被选留种用直到初次配种的母猪,因此,后备母猪区别于生长育肥猪的饲养目的。后备母猪在不同的生长阶段对营养的需求不同,需制定不同的饲喂方案。当后备母猪的体重低于61kg时,限饲会明显地推迟后备母猪初情期,当体重大于61kg时,对母猪进行中等程度的限饲则对初情日龄并无影响[20]。
  
  如果不进行限饲处理,极易造成后备母猪过度肥胖,影响骨骼和肌肉的发育,从而降低母猪的繁殖性能。其中,蛋白质、氨基酸等是维持后备母猪正常生长发育的必需物质,缺乏甚至不平衡都会延迟后备母猪的初情期。Cunningham等将后备母猪饲料中的蛋白质含量从140g/kg降低至100g/kg,发现母猪的初情日龄相应地从160d延长至178d[21]。当后备母猪饲料中赖氨酸的添加量仅为56%的理论需求量时,则显著降低了12~38周龄间的母猪的发情率[22]。
  
  汪超等研究发现,35~55kg的后备荣昌母猪的可消化赖氨酸水平为0.43%[23]。因此在后备母猪日粮中必须保证充足的蛋白质和氨基酸水平。后备母猪前期的饲喂目的主要是为了促进骨骼、卵巢的正常发育,而骨骼发育需要大量的矿物质沉积。有研究发现第一次繁殖时体重较大的母猪很容易发生跛行[24]。因此,在饲料中添加充足且配比均衡的矿物质十分重要。NRC(2012)推荐体重为50~75kg,75~100kg和100~135kg的后备母猪所需的钙和可消化磷含量应分别为12.22g/d和5.68g/d,13.36g/d和6.21g/d,13.11g/d和6.10g/d[25]。
  
  Varley等研究发现饲喂高磷日粮可显著提高后备母猪骨骼中灰分、钙和磷的含量,以及骨骼强度与密度[26]。后备母猪后期的饲喂目的主要是为了促进母猪发情排卵,为了提高排卵数,可在母猪配种前两周进行短期补饲。研究说明,当后备母猪能量摄入量从35.59MJ/d增加至45.83MJ/d,卵泡数量和卵母细胞成熟比例增加[27]。当每日代谢能摄入量从22.3MJ增加到35.6MJ,排卵数也逐渐从11.8增加到13.2 [28]。由于补饲可增加母猪体内的胰岛素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含量,从而提高血液中雌激素和促卵泡激素水平,增加母猪排卵数[29]。除此之外,Grandhi等还认为,在后备母猪初情期前饲喂高水平的维生素E也可改善发情率和排卵率[30]。
  
  (二)妊娠母猪的营养需求
  
  母猪处于不同的妊娠阶段对营养的需求也有所不同,妊娠期间的饲料营养水平对母猪的繁殖性能影响很大,若母猪过于肥胖则会延长分娩过程,通常对妊娠母猪限制饲喂。妊娠前期,胎儿生长缓慢,母猪对营养的需求主要是为了维持母体需要,妊娠后期,胎儿生长发育速度加快以及母猪妊娠合成代谢增强,母猪对营养的需求量增加。Jindal等研究表明,在母猪妊娠的第3~5d,高饲喂水平会增加母体负担,从而降低血液中孕酮的含量,影响仔猪的存活率[31]。
  
  在妊娠初期的第20~30d对母猪进行限饲,能显著提高胚胎存活率和窝产仔数[32]。而之后,有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在母猪配种第5天以后,高水平饲喂并不会对母猪的胚胎存活率造成负面影响,甚至会提高胚胎存活率[33]。这是由于高水平饲喂可促进胰岛素和IGF-1的合成分泌,研究发现IGF-1与孕酮呈正相关,可维持妊娠[34]。钟正泽等对初产母猪进行研究还发现,在妊娠前期,日粮中的消化能和真可消化赖氨酸含量控制在12.50MJ/kg和0.69%可有效提高仔猪窝重[35]。乳腺在妊娠期间的发育主要集中在后期。Ji等报道称在母猪妊娠第75d后,乳腺增生加速发生[36]。由此推测,该时期母猪的饲料营养水平可能对乳腺的发育影响很大。
  
  Weldon等增加后备母猪妊娠第75d至妊娠结束期间的日粮中的能量水平发现抑制了乳腺的发育[37]。因此日粮中的能量水平不宜过高。由于母猪在妊娠后期对营养的需求增加,而限饲母猪由于采食量得不到满足,在采食后仍旧有较高的食欲,常常会引起严重的行为问题,如采食时的刻板行为和竞争行为。同时由于母猪在妊娠期间,妊娠合成代谢能力增强,对高纤维饲料的消化率也大大提高。当对限饲的妊娠母猪饲喂高纤维饲料时可使母猪获得饱腹感,减少采食时口腔的刻板活动与不安[38]。并且在妊娠母猪日粮中添加叶酸可显著提高产仔数,通常市场上妊娠母猪日粮中的叶酸添加量为0.2~15mg/kg[39]。
  
  (三)泌乳母猪的营养需求
  
  泌乳是一个消耗大量营养物质和能量的过程,研究表明,泌乳母猪日粮中高达50%~60%的营养物质会被分泌到猪乳中[40]。当日粮中的营养水平不足以维持泌乳行为时,母猪会动员机体储备来支撑并维持泌乳,因此母猪在泌乳期间常常会出现严重的体重损失现象。提高泌乳母猪日粮中的蛋白质和氨基酸水平对母猪的繁殖性能和泌乳性能影响很大。Kim等研究表明,日粮中理想的氨基酸模式是动态的,需根据母猪在泌乳期间组织的动员水平来设计日粮营养水平,在30%的组织动员水平下,理想的赖氨酸:苏氨酸比值为100:62 [41]。
  
  赖氨酸是泌乳母猪的第一限制性氨基酸,当饲料中赖氨酸的含量提高时,母猪泌乳性能也得到改善。Kusina等将泌乳母猪赖氨酸摄入量从45g/d减少至15g/d,导致母猪在泌乳第8天的产奶量从8.79kg减少到7.87kg[42]。通过对泌乳行为的研究还发现,泌乳母猪每天需要额外的0.96g赖氨酸来满足乳腺组织生长发育的需要,因此赖氨酸水平维持在32~58g/d较为合适[43-44]。同时Roth-Maier等通过对产仔数为10~12头的泌乳母猪的营养水平研究表明,饲料中缬氨酸水平维持在0.85%较为合适[45]。当限制泌乳母猪的缬氨酸摄入量,会造成母体失重现象显著,且母猪产奶量、仔猪日增重以及断奶重都显著下降,因此泌乳母猪日粮中的缬氨酸添加量最低要求为6.5g/kg,以保证表观可消化缬氨酸含量达到5.5g/kg[46]。
  
  然而,通过在泌乳母猪日粮中增加脂肪含量却发现母猪的产奶量及乳中乳糖含量并未受到影响[40]。说明产奶量和乳糖合成分泌并不受日粮中脂肪含量影响。Schieck等研究发现在泌乳母猪日粮中补充粗甘油则可显著增加乳糖含量,同时乳中干物质与粗脂肪含量有增加的趋势[47]。综上所述,饲喂泌乳母猪高水平粗蛋白和氨基酸饲料可显著提高哺乳仔猪的日增重和断奶窝重,而不会造成母猪体重损失增加,产仔数减少等现象。
  
  三、小结
  
  母猪批次化生产管理是符合现代化养猪场猪群繁殖及育种的一种有效管理模式,主要包括发情期同步化、卵泡发育同步化、排卵同步化、配种同步化和分娩同步化技术。该生产模式可有效减少疾病传播和工人的工作量,提高猪舍健康卫生水平和仔猪存活率等,最终提高经济效益。且不同生长阶段的母猪对营养水平的需求不同,通过批次化管理可有效对母猪进行营养调控。

 

【版权声明】养猪网旗下所有平台转载的文章均已注明来源、养猪网原创文章其他平台转载需注明来源且保持图文完整性、养猪网特别说明的文章未经允许不可转载,感谢您的支持与配合;我们所有刊登的文章仅供养猪人参考学习,不构成投资意见。若有不妥,请及时联系我们,可添加官方微信号“zgyangzhuwang”!

服务热线:400-808-6188

Copyright©2010-2022 https://www.zhuwa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