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养猪技术 > 猪场管理 > 正文

批次生产如何才能做到满负荷而又均衡?学到了

来源:猪情通报 2024-06-06 16:22:49| 查看:

  规模场实现均衡批次生产,不仅可以减少疾病传播,促进疾病净化,提高管理效率,增加员工定期休假的福利,而且还可以改善饲料效率、用药成本等,降低生产成本,利用相同的资源实现利益的最大化。

  您想实现猪场员工定期休假福利吗?您想做猪群疾病净化吗?您想最大化利用你的栏舍吗?您想更精准管理生产流程吗?批次化生产可以极大地帮助您解决如上问题:改变原有的连续生产方式,将一批母猪作为一个族群进行同期的配种和分娩,将断奶、配种及分娩集中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且间隔分明有规则,畜舍管理采用全进全出方式隔离饲养,批次化生产是现代化养猪管理的要求。




  批次生产模式的设计案例

  批次化生产有不同的批次设计,根据目前多数猪场的规模为500~1000头母猪,多以周批次或三周批次进行设计。安佑集团已在全国范围内对安佑内部核心猪场、外部核心客户陆续辅导实施批次化生产模式。这里以安佑山东某客户猪场为例,500头基础母猪场一条龙生产线,目前年产10000头商品猪,目前以三周批模式设计如下。


现有成绩及栏舍情况

  畜舍规划与生产目标方案

  方案要点如下:三周批次生产,四周龄断奶

  1)若使用全部10栋产房,每批使用5栋,则每批分娩5×16=80头,配种80÷0.86=93头(86%分娩率),需养经产母猪586头,配怀舍空间不足,因此暂不考虑。

  2)若产房使用8栋,每批使用4栋,则每批分娩4×16=64头,需养经产母猪470头,配怀空间足够。剩余2栋产房可留作他用。育肥空间不足,每三周一批生产,每五周卖出一批保育仔猪。后备母猪空间不足,可考虑留一栋育肥猪舍使用。

  3)配种75头/批,分娩64窝(86%分娩率),断奶仔猪736头/批,上市699头/批,年产上市12092头(增加2092头上市肉猪,不需要花费固定费用20%,一年可节省约120万,加上增加上市肉猪的利润,按每公斤5元计算可得约125万元,合计每年可增加约245万元利润)。

  4)PSY=27.1,MSY=26.0

  管理要求

  1)后备母猪提早准备,后备母猪配种条件:35周龄,130~150kg,背膘厚度16~18mm,至少发过一次情以上。

  2)每三周配种目标为75头。

  3)每周六填写白板一次,每次填写完白板,及时统计实际有生产力的母猪数,并进行差异分析,把问题母猪及早处理。

  4)依照缺额事先准备充足的后备母猪。



  实施批次生产模式的关键

  1)分娩期要安排紧凑。无法在分娩期内分娩的,可在分娩前24h注射D-氯前列烯醇,每头母猪1mL,确保母猪同期分娩。

  2)发情配种要集中。进行批次生产,需确保断奶母猪同期发情及配种。及早发现问题母猪并做出相应的处理,对于某些可能出现断奶后发情推迟的母猪,比如断奶第一窝仔猪的后备母猪、体况较差的母猪等,可以将这些母猪比大群略提前1~2天断奶。

  3)提高发情鉴定水平和妊娠诊断水平。要准确把握后备母猪和断奶母猪的发情鉴定时间,以及发情状况,从而保证同步分娩的顺利进行。早期妊娠诊断对于减少非生产天数,提高生产效率非常重要。

  4)保持每批猪群数量的稳定。批次生产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保证每批猪群都满负荷生产,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全场生产目标的实现。其中有几个关键性的数据要同时把握好,主要包括:①每批基础母猪和后备母猪的数量;②全场后备群体的大小;③每批配种数;④每批分娩数。其中任何一个数据的变化都会导致批次生产模式的非正常运转。

  5)提升后备猪群管理水平。全场应有足够的后备母猪,并且要关注好后备母猪的第一次发情日期,便于准确预测第三、四次发情时间,并提前安排到与该发情时间吻合的断奶母猪群中,从而使每批断奶发情数都维持稳定。另外,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对于发情日期无法与批次生产计划吻合的大龄后备母猪,可以在入群前21天用药物刺激发情。此外,考虑到后备母猪群在入场前有一个隔离、免疫及适应本场环境的过程,所以应提前引入,建议70~80kg引入为好。

  6)要时刻监测配种季节和配种人员变化对配种分娩率的影响,如果配种分娩率一出现下降,就应增加配种头数,从而保证每批配种头数达标。

  批次生产需注意事项

  1)依照在养规模及各畜舍面积决定每一批次的间隔时间,大型猪场其实很多已经在实行周批次生产了,只是断奶后保育并未成批隔离饲养,主要将保育、育肥部分成批隔离饲养即可改善现况。小型猪场可以选择2、3或5周一个批次。如果考虑整个猪只发情周期,建议小猪场采用3周一个批次操作较为恰当。

  2)分娩床及分娩舍的数量决定每一批次母猪群数量,也关系到整场在养母猪群数量,不同批次分娩舍之间应该有明显隔离饲养措施。

  3)各场配种分娩率不同,冬夏季的成绩也会有所差异。因此,应随着该场不同季节的配种分娩率决定该批母猪配种头数,以符合分娩单位的需求(分娩舍满床)。

  4)决定批次母猪同期发情的方法,一般较常用同时断奶及药物控制(四烯雌酮)。

  5)在养公猪头数会因为批次生产而减少,可考虑与友好猪场合作共享公猪,共同集资购买优良公猪。人工授精技术在批次生产的猪场是必备的技术,如具备深部授精技术可提高公猪的利用率。

  6)后备母猪来源及数量应事先计划,考虑外购或自家繁殖。欲进入生产猪群的后备母猪,应至少观察一个发情周期,将基础免疫补齐后,再进入繁殖猪群,详细掌握后备母猪的发情周期,可以降低发情同期化药物的使用。

  7)批次生产后,为了充分利用保育舍以后的设备,一切工作应以满足保育以后的栏舍为主。

  8)整个猪群应做生产记录,收集各月份的配种分娩率,考虑母猪年更新率,由该时期的配种分娩率决定每批的配种母猪及更新后备母猪头数。

  9)批次作业集中,应事先调整或训练技术人力,将技术人力投入最重要的配种、分娩及保育工作。

  10)利用更新后备母猪计划,选拔出整齐度一致的种猪,再给予稳定整齐的种公猪精液,则可生产出整齐度一致的肉猪,肉猪整齐度生产计划在批次生产中是绝对必要的,将可以使猪舍达到最优利用率。

  批次生产的管理措施

  1)改变饲养管理模式,采用全进全出的批次生产。

  2)母猪进分娩舍前清洗体表及驱虫。产前4~7天怀孕母猪进入分娩舍,进舍前2周应先驱除内外寄生虫,进舍当天母猪体表彻底清洗并消毒后,方可进入分娩舍待产,保持分娩舍干净状态。

  3)母猪分娩后,为了调整哺乳头数的需要而交叉寄养时,应在分娩24h内摄食足够初乳后进行,以使得所有猪只有相同的抗体水平。

  4)降低饲养密度。猪栏间采用实心隔墙可以减少疾病散播,保育猪体重在35kg以下的饲养密度应控制在0.33m2/头以上,肥育猪全漏缝地板0.75m2/头以上。利用适合的关养管理方式,适度减少猪只的饲养密度,可以控制或降低疾病造成的损失。

  5)增加断奶仔猪的给饲空间,并且适当增加饲喂次数(4~6次),早期教槽(7日龄)让断奶仔猪提早适应断奶固体食物的生活。

  6)改善空气质量。适当控制帆布或风扇的开启和关闭,让猪只拥有良好的空气品质环境,才能发挥遗传潜能。

  7)控制温度。仔猪出生当天保温区维持33~35℃,断乳至保育舍当天,最好保持30~33℃,可以减少断奶应激。

  8)适当的疫苗计划。许多病原感染后会造成免疫系统改变,不适当的免疫操作,可能会加剧潜在疾病的发作,因此,减少不必要的疫苗免疫或延后操作时间,可以让猪只在较少应激状况下顺利发育。

  9)严格执行消毒工作。消毒工作应视天气情况执行,下雨天或湿气较重时停止消毒,消毒工作于气温较高时实施。剪牙、打针及去势等工作,应确实消毒器械及手术部位。为减少消毒造成的舍内潮湿可以用“天然净”干粉消毒。

  10)从干净场引种。应由防疫严格的种猪场引种,避免带回新病原,健康猪源的把关通过“安佑猪健康体检中心”进行体检选择引种源,必要时封闭猪场,采取场内驯化和净化,使用公猪精液供应中心的优良种公猪精液,或自行繁育更新种猪

  11)新生仔猪应确保吸取足够的初乳,以维持高量移行抗体,抵御外来病原感染。生长期必要时使用饲料添加剂或添加营养物品,预防二次性细菌感染。

  12)集中断奶。断奶后仔猪转群一次性全部彻底,对于还有护理价值的弱仔也一并转群,单独集中在一个圈舍。采用干湿二槽法,可大大提高育成率。为减少转群应激及打苗等各种应激。

  结语

  根据猪场实际情况,依据最大程度利用产房、配怀及保育空间设备的原则,设计合理的批次生产模式,并执行科学合理的规划,严格执行操作流程,实现均衡批次生产,不仅可以减少疾病传播,促进疾病净化,提高管理效率,增加员工定期休假的福利,而且可以改善饲料效率、用药成本等,降低生产成本,利用相同的资源实现利益的最大化,为广大养殖户提供福音。

【版权声明】养猪网旗下所有平台转载的文章均已注明来源、养猪网原创文章其他平台转载需注明来源且保持图文完整性、养猪网特别说明的文章未经允许不可转载,感谢您的支持与配合;我们所有刊登的文章仅供养猪人参考学习,不构成投资意见。若有不妥,请及时联系我们,可添加官方微信号“zgyangzhuwang”!

服务热线:400-808-6188

Copyright©2010-2022 https://www.zhuwa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