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养猪技术 > 猪场管理 > 正文

非洲猪瘟感染压力大,为何有些猪场反复中招?

来源: 2022-05-06 14:41:00| 查看:

  过去三年多,非洲猪瘟病毒已经从2018年单一野毒株演化变成多毒株并存局面(基因缺失疫苗毒、基因I型弱毒株、基因II型野毒和自然致弱的弱毒株等)。
  
  虽然非洲猪瘟毒株复杂、毒力减弱、症状不明显、不易检测(抗原或抗体),但非洲猪瘟病毒的本质怕高温、怕干燥、怕强酸强碱等并没有改变。
  
  虽然可以通过粉尘进行短距离的传播,但依然属于高度接触性传播。严格的生物安全措施(外部+内部生物安全)依然能够有效防控非洲猪瘟。
  
  对于疾病感染压力较大的华北各省规模化猪场,尤其是存栏在3000头以上母猪的大型一体化猪群,都面临着再次被感染的风险。反复感染的猪场损失惨重、甚至血本无归,退出了养猪产业。
  
  只有痛定思痛,重新梳理、建立科学有效的生物安全制度、制度落实培训及巡检等,不断地查漏补缺,才可能避免悲剧重演。
  


  本篇我们将讨论分析某些生物安全感染压力大的猪场为何反复“中招”,希望对养猪同行有所帮助和启发。
  
  一、生物安全未科学升级或区域并不适合养猪
  
  经过2019年的实践后,很多同行认为非洲猪瘟可防可控,但是很多猪场在主动升级生物安全硬件和改变洗消、隔离流程后还是暴发了非洲猪瘟,这是为什么呢?
  
  一方面,他们大都缺少成熟团队(人员流失率高或团队成员中技术人员占比过低)和专业指导,经过改造后的生物安全未经过第三方审计,生物安全体系依然是漏洞百出。
  
  另一方面,生物安全制度和流程的制定与本场硬件和自身条件不匹配,生物安全制度并非一场一策,僵硬的、统一化的生物安全措施缺乏现场操作的可执行性,也就缺乏了制度的严肃性。
  
  第三,有些区域养殖密度过大,地势平坦、风力大、潮湿、且无自然屏障或周边有屠宰场等,并不适合规模化养殖,尤其是进行人工清粪、人工喂料的大型一点式猪场设计。
  
  二、传染源未彻底清除
  
  曾感染非洲猪瘟猪场,尤其是感染面大、紧急处置不及时的猪群,场内外的环境、猪舍、栏位、物品等污染比较严重,导致复产过程中彻底处理的难度较大。若不能依照经过实践证明的有效复产程序,彻底的消灭传染源,将可能导致复产场失败。
  
  清洁、消毒、干燥是灭活病毒、防止病毒扩散与再次感染的基础。经过过去三年的实践,很多猪场已经积累了成功复产的经验。
  
  但依然有部分猪群在复产后1~2个月再次检测到阳性,尤其是对于仅有1~2个猪场的中小规模养猪团队而言,因缺乏有经验的团队与经过实践反复验证的成熟方案,不科学的清洁消毒程序甚至导致了污染面的人为扩大。
  
  清洁后的验收也至关重要,没有科学的验收复产,都是盲目的冒险行为!
  
  经过3年的实践后,有些规模化养猪企业的技术人员与管理者开始对复产轻敌。认为很有经验了,开始从财务角度来考虑空置成本。一味的追求快速复产、边拔牙边生产等经济性策略,导致复产消杀时间过短(曾听同行推广彻底清空后的15天复产法)、消杀效果验收过程缺失等,导致再次发病。反复发病的猪场,团队往往是缺乏信心的。
  
  三、团队意识薄弱,管理者长期脱离一线,管理意志无法落地
  
  生物安全意识最直接的体现是管理层及各级团队成员对非洲猪瘟的敬畏之心,对该病毒灭活机制的理解及传播路径理解。比如,猪场非洲猪瘟刚刚稳定(连续3-5天检测阴性),就开始在危险区内恢复查情、配种、群体免疫等操作(我们支持部分恢复生产的平衡策略,但需要有科学的依据,划定安全区)。
  
  有些猪场“拔牙”结束后,并没有进行相应的生物安全改造(硬件升级、软件彻底培训与人员防非能力评估等),而是急于先复产补栏,认为等夏季温度高的时可以边生产边进行生物安全改造。但实践证明:非洲猪瘟感染并没有明显的季节性,尤其是生物安全压力大的华北与华南区域。比如:冬季北方风险较大,但夏季雨水丰富的南方风险更大。
  
  当前多数猪场都会制定一系列的生物安全制度,并且进行简单的培训与书面考核,培训仅是告诉员工每一步怎么做,却不告诉这样做的原因,那么员工就不会了解每项生物安全措施是为了什么,做不到知行合一,无法举一反三。
  
  100%的执行,需要简单的技术路线及反反复复的强调、检查!
  
  更多时候,大家会认为,培训了就是理解了,培训了就是落实了。在生物安全方面,最远的距离有时候是办公室的培训与现场落实。所以生物安全落实必须经过反复的现场展示、现场纠偏的过程,并非能够一蹴而就,更无法实现培训即会的效果。
  
  各级管理者到一线的定期巡检与突击检查对提升生物安全执行力也是非常关键的。在办公室,永远不知道现场生物安全的漏洞在哪里。
  
  四、拔牙过程中二次感染,甚至再次感染缺失疫苗毒
  
  有些猪场经历连续20多天检测结果阴性后,刚恢复生产后不久又检出病毒阳性,除复盘拔牙处置过程中的生物安全漏洞外,要尽快排除是否感染了基因缺失疫苗毒。基因缺失疫苗毒潜伏期长,表现不明显,在受到应激(转群、分娩、免疫等)时才有所表现,无症状下的持续排毒会导致检测阳性时已造成较大的扩散面,甚至已经扩散全场。
  
  疫苗毒除自身隐蔽且不连续排毒的感染动力学特征,也与实验室检测用试剂盒灵敏度低、操作人员不熟练、PCR设备不成熟等多重因素有关(经反复验证,知名品牌的PCR仪与某些国产PCR仪在检测CT值上可能差异1~3个),导致漏检或检出时间推迟。
  
  在之前的多个案例中,原始感染病毒是野毒,但经过拔牙操作后,后期出现疫苗毒感染。后期剖析原因,多与紧急处置过程中物资紧急进场,尤其是拔牙过程中屠宰场车辆与场内物资、人员、车辆直接接触有关。
  
  拔牙过程不宜拖太久,超过20天就出现心理疲惫期,甚至消极应对,若一线管理者不在现场督战,生物安全执行越来越离谱。
  
  请注意:在紧急的情况下,屠宰场的车辆不能直接靠近猪场出猪台,尤其是未经过彻底清洗、充分高温烘干的屠宰场淘汰猪车辆。
  
  总 结
  
  非洲猪瘟毒株与临床表现已呈现多元化,需要通过严格的生物安全、感染状态监测及敏感紧急处置体系等进行非洲猪瘟的综合防控。
  
  在做好生物安全硬件与检测能力升级的前提下,提高生物安全意识和执行力,加强过程管理和监督,奖罚分明,到一线办公,层层压实责任,才能减少发生概率或发病后的损失率。
  
  当前的猪价,非洲猪瘟真的伤不起!让我们一次整改、落实到位!(文I索传广    审稿I曲向阳)

【版权声明】养猪网旗下所有平台转载的文章均已注明来源、养猪网原创文章其他平台转载需注明来源且保持图文完整性、养猪网特别说明的文章未经允许不可转载,感谢您的支持与配合;我们所有刊登的文章仅供养猪人参考学习,不构成投资意见。若有不妥,请及时联系我们,可添加官方微信号“zgyangzhuwang”!

服务热线:400-808-6188

Copyright©2010-2022 https://www.zhuwang.cc